阳新富池港下村: 党建引领聚合力 真抓实干促振兴-凯发k8国际彩金

©原创   2022-06-21 14:24   孙明辉


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港下村党总支坚持“党建引领促发展、文明浸润振乡村”理念,围绕脱贫致富、乡村振兴,在建强支部堡垒、狠抓村级治理、壮大集体经济等方面下功夫,支部凝聚力、战斗力日益增强,村庄经济实力逐渐壮大,群众幸福指数日益提升。

富池镇港下村,位于我县长江中游南岸。全村版图面积6.7平方公里,下辖七个自然湾五个村民小组,农户256户、1178人,下设党支部2个,党员75名。

“我们支部就是一座堡垒,支部应做什么?支部要引领带头,发挥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作用。不管是人居环境整治、产业发展、疫情防控等方面都要突出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。”讲话的就是港下村党支部书记柯昌盛,2011年刚一上任,他就马不停蹄地展开调研,倾听民心民意,与村“两委”班子反复讨论强村富民之路。

守初心担使命,强建发展“桥头堡”。柯昌盛作为港下发展领路人,充分发挥党支部牵头抓总、协调各方的引领作用,精准谋定发展思路、坚持“一张蓝图绘到底”,制定并完善“党支部 党小组 党员”三级组织架构,明确“干部包湾组、党员包群众”双线管理机制,明确党员“六不准”标准,建立“干部带头、党群连心”工作架构,创造性开展党员“五帮一争”活动。

柯昌盛说:“港下村‘五帮一争’活动是2017年在党员会上共同讨论共同形成的发声,对党员实行‘五帮一争’要求,党员之间,尤其年轻党员,一是帮助政策咨询,二是帮助产业发展,三是帮助邻里卫生整治,四是帮助文明创建,五是帮助邻里矛盾调解。这个帮主要实行自愿落实党员义务责任,充分发挥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和先锋模范带头作用。”

为群众办实事,用真情赢民心。结合“五帮一争”,港下村坚持党员干部带头,发动全村群众共同参与村级治理。立足治理有效,明确“四议两公开”制度,坚持民主议事决策,做到村级事务“阳光公开”;坚持4个党小组治理5个村民小组机制,延伸党组织治理触角,做到“小事不出组、大事不出村”;实行75名党员全面包保256户人家,讲政策、办实事、化矛盾、解难题,做到党员群众“面对面、心连心”。

村民徐银钗是聋哑人,近年来丈夫和小儿子相继去世,大儿子又离家出走,家庭不断遭遇变故,这让徐银钗对于未来充满绝望。此时村党员徐康康主动担起帮扶责任,耐心对她进行思想疏导,在生活、就医、就业方面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,慢慢地撑起了她对生活的一丝希望。

富池镇港下村干部徐康康说:“这家农户比较特殊,因为她是聋哑人,我跟她沟通多比较熟,由于不能语言表达,所以用‘手语’跟她沟通,作为一名党员,她家有什么情况,生活上的困难,尽我最大的能力能帮就帮。”

群众利益无小事,为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后顾之忧,实现党的力量和主张传递到“神经末梢”“最后一公里”。港下村立足乡风文明建设,制定港下村“三言”村规民约、“四字”家风家教以及“控制礼金、控制规模、奖优罚违”等红白喜事管理“12条”,党员干部带头执行,实现了全村“奢华攀比风”转向“简约和谐风”;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队,积极发挥无职党员、志愿者的作用,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、“三八”红旗手、产业脱贫示范户等评选活动,每年“三八妇女节”举办红歌会、重阳节爱老敬老主题活动,连续八年举办五好家庭、好婆婆、好媳妇等活动,形成弘扬正气,人人争先的氛围;成立了阳新县首个村级民俗民风展览馆,传承优秀民风民俗。现如今,港下村民俗民风展览馆已作为镇级廉政建设教育基地,多次受到省市县相关部门好评。

柯昌盛说:“我们港下村立足生态宜居,结合绿色产业发展,大力改善基础设施,不断扮靓村容村貌。同时,我们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,发展特色产业,推动乡村振兴。”

港下村因地制宜,紧紧依托自身优势谋划布局一批产业基地和示范点,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,带领困难群众脱贫致富。

柯昌盛说:“只有产业发展,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,我们择优培育党员致富‘带头人’,按照‘党员 基地’的发展思路,积极引导有头脑、懂技术、会经营的党员带头创业、创办基地。”

港下村党员干部李海霞主动流转土地,第一个“吃螃蟹”,创办百亩桑葚基地,直接带动4户贫困户年增收1万余元;党员柯希河创办养殖专业合作社,带动4户贫困户就业年增收达5000元。

李海霞说:“2015年,我流转土地一百亩,种植了桑葚,当时我是拿出了家里所有积蓄,包括从亲戚朋友那里借的一部分资金,总投入五十多万元,也确实不容易,我们也经历了很多艰辛,但是作为一名党员,我相信党的政策,相信党委政府,镇妇联对我们的帮助,我一定会把产业做大做强做得更好。”

富池镇港下村村民曹亦斌说:“我以前一直在外打工,近年村里发展特别好,特别是党员带头搞产业,我也是深受感染,所以拿出我所有积蓄,回家乡创办山庄(农家乐)。现在是越做越顺,也带动了父老乡亲就业。”

环境好了、产业有了、日子有盼头了,村庄的变化吸引着在外乡贤“凤还巢”,在党员“帮产业发展”以及党支部“抓服务、促保障”的基础上,党员先后带领15名群众创办种养殖基地7个、合作社4个、农家乐3家、建筑公司2家,全面盘活了全村的山土水,累计带动50余户群众就业创业,带领贫困户全面脱贫。

港下村还坚持明确“唱地方戏、打生态牌、走特色路”的发展思路,成立鸡笼山女儿阶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,大力发展港下村旅游产业,有效激活该村旅游资源;立足“土”特色,以传统农业为基础,大力打造多维一体的休闲产业,积极建设银杏园、竹笋园、桑葚园、果蔬采摘园、养殖园五大采摘园区,村集体年收入达150余万元。

如今的港下村已逐步形成了集观光、旅游、采摘为一体的产业模式,逐渐走出了一条从“地下有色经济”转化为“地上绿色经济”的乡村振兴之路。

记者:孙明辉

编辑:许岚 秦晨欣

审核:胡凌露

https://img.cjyun.org.cn/a/10104/202206/46320917aa57bd8af6c9fc26f7dff21d.png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