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新王桥村:“王”得见山水 “桥”得见幸福-凯发k8国际彩金

©原创   2024-10-16 09:44  


青山披绿、满眼葱翠。秋日时分,地处网湖畔的阳新县陶港镇王桥村宁静怡然。蜿蜒的乡间小路留存着传统的农居,崭新的村容村貌焕发着乡村振兴的现代气息。

近些年,王桥村在村“两委”、镇驻村干部、阳新县担保公司驻王桥村工作队的支持下,将村党总支的76名党员分为4个党小组,采用党员中心户包保联系村民群众的方式,摸索出了一条“五桥”(即:组织堡垒桥、产业发展桥、群众善治桥、环境生态桥、关爱服务桥)共筑工作法。

村庄基层治理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提升。产业发展初具规模,基础设施不断完善,人居环境日益优化,村级办公阵地焕然一新,村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提升。党群在“五桥”共治中实现了“王”得见山水,“桥”得见幸福的乡村振兴新愿景。

环境有了新提升

10月14日,在王桥村染铺刘湾的共同缔造点,绿郁葱葱的蔬菜长在拆除后的房屋空基上显得格外惹眼。

“原来,这里曾是即将垮塌的老房,经过拆除整理后,变成了如今的‘庄稼’地。”王桥村副主任刘元坤手指着空地基的芝麻笑着说。

焕然一新的王桥村染铺刘组

染铺刘组是王桥村共同缔造示范湾组,该组通过搭建“板凳议事会”“湾组夜话”等村民议事平台,结合“群众议、代表议、多方议”的方式,围绕村庄发展、环境治理等话题,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1条,群众“微心愿”8个,拟出了“共同缔造”项目清单。

77岁的老党员刘元泉,既是党员中心户,也是一名退伍老兵,带头拆除自家的旧房。

原老支部书记刘元明、党员刘元火等多名党员率先带头,共拆除老旧房屋10处、残垣断壁4处、旱厕5处、清除建筑余料10处、其他乱搭乱建等18处,党群义务投工投劳达100余人次。党员作表率,民众“唱主角”,有效地将“工作对象”转变为“工作力量”。

在王桥村,一周一下访,一周一清洁,一月一公示,一节一关爱,一月一评比成为了村“两委”工作新常态。

产业有了新发展

在王桥村龙口中药材产业基地,100多亩玄参、紫苑郁郁葱葱长势喜人。这段日子,王桥村中药材种植推广人贾宝鹏领着村民们在地里清沟、除草,全力投入到田间管护工作中。

去年,贾宝鹏看到村里王玉崇、贾汝舟、五龙赵、贾畈、阮沈等一带的荒山土质适合种植中药材,萌生了种植药材的想法。

新发展的中药材基地

“山荒着也是荒着,一分钱不挣不说,还留下山火隐患。”贾宝鹏带领村民开垦荒山种植药材的想法得到了王桥村“两委”和村民的高度认可,王玉崇组村民王贤胜种了30亩紫苑,成为村里第一批“吃螃蟹的人”。

王桥村党总支书记赵英学介绍,村“两委”采用“村集体 种养殖专业户 农户”的发展模式,先后发展了50千瓦的光伏发电、年养殖30多头肉牛的能生家庭农场、1万多亩油茶的恒政家庭农场。

村里的产业发展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,同时也带动村民实现了土地流转和劳动报酬的双增收。

民风有了新转变

乡村之美,不仅美在景观,更美在乡村振兴,美在和谐生态宜居氛围。

王桥村大堍组是一个杂姓聚居的大湾组,整个湾组百来家住户,姓氏竟有12个之多。说起湾组的和谐氛围,王桥村副主任梁师文就有聊不完的话。

今年56岁的梁师文从16岁起担任大堍组生产队长起,就没离开过王桥村,大堍组各家各户的邻里关系和湾组的点点滴滴,梁师文都能如数家珍。

染铺刘组共同缔造一角

梁师文介绍,大堍组良好的社会村风,让大堍组村民相互打破了姓氏阻隔,形成了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。

平日里,只要谁家有事需要帮忙,村民会不分姓氏地前去帮忙。农闲或傍晚,村民们聚在一起跳广场舞,练威风鼓,彼此之间的情谊胜似一家人。

以大堍组为样板,王桥村把“五桥”共筑与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深度融合,通过建强组织、整合力量、细化服务,把基层治理重心向湾组延伸。

特约记者:倪胜林   通讯员:陈慧敏

一审:胡凌露

二审:张贵华

三审:邢浩

https://img.cjyun.org/a/10104/202410/948ec52383ac610b9b7febce5be796d6.png
网站地图